捷嘉 ·关注 | ①8月14日起暂停受理塞尔维亚输华牛羊肉进口申报②中国进口商锁定巴西进口大豆,美大豆出口商今年或错失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机会

★ 目录 ★

01

【准入更新】8月14日起暂停受理塞尔维亚输华牛羊肉进口申报

02

英媒:中国进口商锁定巴西进口大豆,美大豆出口商今年或错失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机会

03

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

04

国家统计局: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01

【准入更新】

8月14日起暂停受理塞尔维亚输华牛羊肉进口申报

海关发布准入更新:

近日,海关总署更新《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


2025年8月14日更新:

暂停受理塞尔维亚牛羊肉企业自2025年8月14日(含)起启运的输华牛羊肉产品进口申报。


02

英媒:中国进口商锁定巴西进口大豆,美大豆出口商今年或错失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机会

【环球网报道】“巴西填补关键供应期,美国错失对华大豆销售”,路透社当地时间13日以此为题援引贸易商的消息报道称,由于关税问题,中国买家在美国大豆关键销售季锁定了巴西的大豆并准备装运,美国大豆出口商今年可能会错失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机会。

三名贸易商向路透社透露称,中国进口商已完成9月份的大豆预订单,进口量约为800万吨,全部来自南美。关于10月份的订单,中国进口商也已从南美采购了约400万吨,占其预期需求的一半。报道提到,通常情况下,中方购买的美国大豆大多是在9月至次年1月之间发货,之后南美大豆收获后,巴西大豆承接供应。

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中国第三季度大量采购大豆表明,行业正提前囤积库存以应对第四季度潜在供应风险。”报道还称,多名贸易商表示,由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若9月开始的新销售季持续缺少中国订单,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价或承压下行。

但报道同时还称,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美国可能还有一些对华销售大豆的空间,而如果关税仍然存在,销量可能会受到限制。有观点认为,巴西的大豆产量最终无法满足中国的进口需求,缺口可能约为200万至500万吨。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曾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希望中国能将大豆订单增加三倍,这将是大幅削减中美贸易逆差的途径。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本月12日答记者问时表示,具体问题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中方在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国商务部同日公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称,两国自当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但路透社称,上述三名贸易商表示,此次延期不太可能刺激中方从美购买大豆,如果达成减税协议,中方可能会恢复购买美国大豆。

据悉,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1.05亿吨,自美国进口2214万吨,占比21.1%,自巴西进口7465万吨,占比71.1%。进口来源以巴西大豆为主。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4日 18点35分


03

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

8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方承诺继续调整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中方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对美加征关税以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中美以平等务实的态度和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进一步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为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稳定性预期。

此次进展是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下达成的又一成果。今年4月以来,面对美方单方面挑起的关税争端,中方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鲜明立场,有力推动双方重回谈判正轨,特别是把两国既脱不了“钩”、更不能陷入贸易禁运状态的认知上升为共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中美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达成首次90天“窗口期”;在伦敦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上,中美相互放宽或取消部分限制性措施;此次斯德哥尔摩会谈后,中美决定继续延长暂停期90天,将让双方有更充裕的时间处理复杂关税议题,为进一步巩固共识、加深互信注入了新动力。

中美对话和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两国虽然国情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诉求也存在差别,但双方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从未改变。即便存在一定分歧摩擦,只要双方解决问题的意愿是一致的,那么共识是可以谈出来的,分歧也有逐渐弥合的可能。当前,中美经贸会谈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在中国最近举办的各项展会上,美国企业特别是科技业界依然保持高活跃度;中美发表日内瓦联合声明后,两国航运市场呈现“一船难求”的景象;中美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之际,一个高级别美国经贸代表团还开启了访华之旅,寻求扩大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

当前的展期也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暂时“松了一口气”。中美两国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两国经贸合作通过全球供应链,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带动相关国家原材料出口、中间品生产、服务业发展,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相反,若双方不能有效开展对话沟通、妥善处理分歧摩擦,将会通过全球供应链传导出较大的负面外溢效应,造成全球范围内产供链的“硬切割”风险。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方始终展现最大诚意,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对于美方单方面加征的所谓“对等关税”,中方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其本质是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与美方通过平等对话磋商妥善解决分歧。但对话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中国的发展权利不容损害,中方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发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企图通过施压迫使中国作出原则性让步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斯德哥尔摩,双方通过对话合作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已愈加清晰,中美当务之急是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中方将一如既往,以最大的诚意和务实的行动,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期待美方能继续与中方相向而行,以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为指引,充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5日 09点18分


04

国家统计局: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7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好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3.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股份制企业增长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8%;私营企业增长5.0%。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2%、24.0%、17.1%。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

二、服务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1.9%、8.7%、8.0%,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6.1、2.9、2.2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1-6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继续增长,服务零售增长较快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下降0.1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620亿元,同比增长3.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60亿元,增长3.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4276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4504亿元,增长1.1%。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8.2%、13.7%、8.2%。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20.6%、14.9%、13.8%。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同比增长4.8%。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0%。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3%。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3.9%。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9%、32.8%、16.0%。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63%。

五、货物进出口增长加快,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23077亿元,增长8.0%;进口16026亿元,增长4.8%。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969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048亿元,增长7.3%;进口103922亿元,下降1.6%。1-7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0%。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1%,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0%。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季节性上升

  1-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核心CPI连续回升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9.5%,鲜菜价格下降7.6%,粮食价格下降1.0%,鲜果价格上涨2.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0.3%。1-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9%、3.2%。

  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数据进行了修订,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相关指标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5)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6)根据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等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7)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8)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5日 10点02分


JIEJIA' NEWS

微信号|cccbn888

网站|news.cccbn.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已标注的公开渠道,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司处理。

相关文章